河 南 省 制 藥 工 業 協 會
2018年一季度河南省生物醫藥行業分析報告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今年一季度,我省生物醫藥行業廣大企業和職工,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新發展理念,抓改革,調結構,促發展,全行業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勢頭。
一丶二〇一八年一季度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據初步統計,2018年第一季度,河南省規模以上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691億元,同比增長12.6%,比去年增速降低2.6%,規模落后于上海、江蘇、山東、廣東,居全國第五位。
工業增加值276億元,同比增長10.5%,高于全省工業增長速度2.8%;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工業總產值增速,主要是原材料,包括原料藥,中藥材漲價因素影響。
全省醫藥工業利潤56億元,同比增長12.1%,比2017年增速降低5.5%,高于全國生物醫藥工業增速。
全省化學原料藥除個別企業外,基本停產,產量同比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受去年11月15日以來環保限產停產的影響;中成藥產量10.5萬噸,同比增長7.1%,略低于去年增長速度。
一季度生物醫藥行業增速放緩,但整體仍高于絕大多數行業。隨著“兩票制”實施,企業由底價開票改為高價開票后,預計全年工業增加值和營業收入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這種增長不具有可持續性,生物醫藥行業已經投出發展速度放緩的趨勢。
二、我省生物醫藥行業的特點和存在問題
1、“多、小、弱”。全省生物醫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普遍缺乏核心競爭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共有生物醫藥企業299個(已取得新版藥品生產許可證計),比原來的325家減少了26家。其中:原料和化學藥品制劑196家,原料藥72家,化學藥品制劑146家,中成藥101家,中藥飲片120家,醫用氣體36家,輔料24家,空心膠囊3家,特殊藥品63家:在主板上市的企業由太龍、輔仁、羚銳、安圖、華蘭五家,在新三板傷勢的有西施蘭,利欣、全宇、靈佑等,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僅中藥飲片和醫用氧就占據了半壁江山;即使在主板上市的五家企業總市值之和近740個億,也占不到恒瑞制藥一家的三分之一。
2、原料藥生產在全國有一定優勢,但呈現產量下降、加個上漲趨勢,需要引起重視。去年全國24大類化學原料藥同比增長2%,而我省反而降低了2.6%。
近兩年來,在嚴格的環保政策和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的影響下,2016年下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原料藥品種出現了價格上漲和反彈,并在2017年呈現整體行情全面上漲的形勢,由此帶來2017年我國原料藥出口收入明顯增長,全年實現11%以上的同比增長率,成為近五年來最好的一年。
國內獨占性的小品種原料藥出現了供應壟斷和價格暴漲現象,這里有三大原因:一是確實存在生產成本提高和環保限產停產的因素;二是有機會性的投資傾向,一些社會資本開始進入炒作;三世出于市場競爭手段,對缺少原料藥供應機會的制劑企業進行打壓。據天方藥業反應,該廠由此一年增加成本8000多萬元。原料藥漲價向下游制劑企業的傳導,今年會越來越明顯。
3、制劑技術落后,高科技含量的制劑技術沒有明顯突破,比如緩釋、控釋制劑,靶向給藥、微囊、微丸等。到今年3月底,按批準文號計,我省有9477個藥品上市,占全國的5.71%,這中間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片劑、膠囊劑、注射劑、大輸液等,而85%以上的文號生產企業都在20家以上。去年全國五大類化學藥制劑中片劑中的緩控釋制劑同比增長8.3%,是增長速度最高的劑型,但我省基本上空白。
4、創新藥寥寥無幾,新藥開發投入嚴重不足,多數企業投入比不到1%。
去年獲得獨家批文的只有兩個品種,即新鄉雙鷺的來那度胺原料藥和太康海恩的舒膚止癢酊。
據了解,華蘭生物的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單抗、阿達木單抗正在按計劃開展臨床研究、德尼單抗已經申報臨床,帕尼單抗、伊匹單抗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
5、科研機構少、缺乏產業領軍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在高級柯基人員引進、科技開發水平方面與上海、北京、江蘇、山東、浙江等省市相比明顯落后,競爭力薄弱。
6、重組、并購在我省生物醫藥企業中不斷上演,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幾年來,樂普醫療,溢多利,國藥控股,北京雙鷺,山西仟匯集團等上市公司和省外企業,以兼并重組,參股控股方式已在我省展開布局。
7、品牌知名度不高,除太龍藥業、仲景宛西等企業品牌外,河南藥品在本省醫院終端和零售終端的占有率很低。
8、中藥飲片質量問題不容樂觀。去年以來有多家企業GMP證書被收回,成為質量高風險產業。目前還處在征求意見階段的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檢測,一旦寫入2020版《藥典》,將引發在中藥飲片產業的大洗牌;據了解,對這項規定目前爭議極大。
三、政策因素對我省生物醫藥行業的影響
1、藥品“一致性”評價和注射劑再評價的影響廣泛且長遠。
一致性評價今年是關鍵性的一年,根據國家局要求,進入基藥的口服固體制劑(289目錄)2018年必須完成一致性評價。省政府頒布了獎勵政策嗎,省轄市中新鄉市也出了獎勵政策,但這一塊企業投資很大,每一個品種就需要600多萬元,有的小企業日子過得很艱難,一致性評價項目所需要的周期至少15個月,這意味著未開展評價的項目基本上不能按時完成一致性評價。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國家總局共公布三批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29個品規,我省沒有一個,國家即將開展的注射劑再評價,對企業也將造成巨大壓力。
以提高藥品質量為抓手的藥品一致性評價和注射劑再評價,實質上是生物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資金實力不夠的中小企業將面臨生存問題,生物制藥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目前我省相當多的企業仍在觀望。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失去先機,企業和行業競爭力將嚴重受到削弱。
2、“兩票制”政策的影響開始顯現,對流通企業殺傷力大,對制藥企業間接影響偏負面
去年底試點市漯河、焦作、濮陽等已經開始“兩票制”,有的至今也沒有捋順。從3月份開始,全省開始進入過渡期,6月份全面實施,“兩票制”將改變現有的醫藥生產流通格局,對多年來總代理制,品種大包制的營銷模式將帶來巨大沖擊;底價開票變成高開票,傭金制或CSO成為一種選擇,生物制藥企業費用將大大提高,稅務風險劇增,同時涉及到營銷隊伍,營銷渠道的重構,這個將有一個比較長的陣痛期。
據統計,截止到4月19日止,已經公布年報的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30家上市企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為16.35%,費用率最高的達47.82%,我省5家上市藥企平均費用率為14.78%,最高的為44.45%,最低的9.9%。據測算,2018年全行業銷售費用將大幅度增加,一些以醫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甚至將倍增。
在實施“兩票制”過程中,地方保護主義開始抬頭,一些市提高門檻,有的直接規定只有本市流通企業才可以配送,我們認為這不符合“兩票制”的精神,也是違背公平競爭原則的,直接影響了制藥企業的選擇余地,企業意見很大。
3、企業資金緊張的局面將長期存在,而且有進一步趨于嚴重之勢
在當前去杠桿的大形勢下,現在好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即使出力費勁搞到貸款,也是保理性質,只能救急,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兩票制”實施后,企業資金壓力將陡增。
4、環保對生物醫藥企業的影響較大
這幾年,嚴格的環保政策對生物醫藥影響很大,特別是去年冬季的全省性限產停產,原料藥生產企業幾乎全部停產。我們支持政府實行更為嚴格的環保政策,但建議不要一刀切,對污染不大的制劑企業或車間,一般不要限產或停產,以保證臨床和市場需要。同時我們也倡議生物制藥企業要強化環保意識,變被動抓環保為主動抓環保,還自己和下一代一個藍天,一渠(河)綠水,一座青山,也盡到企業保障人民群眾用藥需要。
5、醫保支付改革對廣大患者是好事,短期看對生物醫藥行業的影響偏負面
隨著國家醫療保障局的組建,醫?刭M將是2018年醫改的第一重頭戲,最近以來輔助用藥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限制,醫生開具處方很謹慎,醫保部門查的也極為嚴格。這一部分往往是企業利潤比較大的品種,限制使用或退出醫院后對企業營收和盈利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我省省屬醫院從4月2日起對用量大藥品實行11個。ê、廣西、天津、山洞、甘肅、遼寧、江蘇、山西、黑龍江、江西、青海)的聯動價格,選最低價格執行;預計各市縣公立醫院也會很快跟進。目前已確認限價藥品品規2425個,平均降價幅度29.3%,預計2018年壓縮生產流通環節利潤空間35.36億元;有的品種降價幅度甚至更大:東北某知名藥企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原來20多元,這次降到了2.4元,比實際出廠價2.8元還低;另一個臨床常用的心腦血管藥由7.39元/支降到了5.18元/支,降了30%。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現在相當多藥品的出廠價不能真實反映藥品價值,和藥品價值嚴重背離,因為它沒有包括資金成本和營銷成本,這些成本現在都轉移到了代理商頭上。由于醫院回款周期過長,一般在一年以上,半年回款的基本上都是六個月的承兌匯票,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貼現利率為2.3到2.6個百分點(銀行貼現在7個點左右),而且藥品滯銷了,到期了,配送商還需要承擔退貨報廢損失。我們判斷會有相當數量的藥品退出醫院終端。
6、減稅政策對生物醫藥是一個大的利好
日前,國務院決定將制造業的增值稅率由17%降為16%,據估算,我省生物制藥行業每年將增加利潤20多億。國務院明確“仿制藥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這對企業也是重大利好。
四、促進河南生物醫藥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和建議
1、繼續堅持把創新發展放在突出重要位置,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抓緊抓好。
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是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永動機。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重點是仿制藥的研發和一致性評價,以及開展經典名方的中藥新藥研發。第一批中醫經典名方目錄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公布。
為此我們建議由省發改委牽頭,會同工信委、科技廳、食藥監局和有關行業協會,共同制定《河南省生物醫藥仿制藥發展專項計劃》,以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為切入點,選擇30到50家企業,100個品種實施重點突破,以搶占市場先機。
由省政府牽頭,采用市場手段設立一只“河南省生物醫藥高科技發展基金”,籌資規模50到100億人民幣,為專項計劃的落實提供資金支持。
2、完善醫改有關政策,比如“兩票制”等,對醫院采購環節進行改革,以打通生物醫藥生產流通的最后一公里。
針對實施“兩票制”過程中一些市人為設置門檻問題,我們提兩點建議:
一是請求省里進一步明確:只要企業持有GSP證書,只要符合兩票的規定,政府部門就不要再人為設立門檻,適當限制醫院的權限,主要由市場決定。
二是對臨床需要但是用量小,進貨比較瑣碎的品種,不要受兩票制先知,避免出現短缺藥品。
鑒于醫藥生產流通環節已將高度市場化,我們建議在醫院藥品采購環節進行改革,思路是:“政府主導,貼息貸款,封閉運作,第三方平臺招標,區別賬期價格”。具體是由政府主管部門根據醫院的用藥結構和用藥量,合理確定每一個公立醫院的合理資金額度,銀行貸款支持,財政貼息,采購資金?顚S,封閉運行,由第三方平臺招標,根據每一個醫院賬期不同(最長不超過3個月)確定不同采購價格,醫院對采購藥品質量,包括損失承擔責任。這樣可以在保證供應同時,有效降低藥品價格,有效減少行業不正之風的發生。
建議對11省價格聯動政策進一步完善,即采取去掉最高價和最低價,然后按照算術平均法確定最終掛網價格。
3、堅定不移地走兼并重組的路子。
兼并重組要以優質產能和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為主線,不能盲目擴張。
4、抓緊銷售渠道和銷售隊伍的重構
5、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體,管理創新永遠在路上。
6、有條件的要以中藥飲片為切入點,在旅游資源豐富且集中的伏牛山區,太行山區、大別山區、四大懷藥產區等,開展工業旅游項目,逐步培育3到5家中藥飲片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