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州通聯手步長制藥,進軍“藥房托管”業務定錘。
-
上海醫藥12億美金收購康德樂中國業務,二者完全合并后,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華潤醫藥,巧取中國藥品流通流域“第二把交椅”。
-
華潤醫藥則通過并購,相繼進入江西、海南、青海、新疆等市場,布局全國性的區域覆蓋能力。
2017年,“兩票制”壓頂,藥品流通領域的“地盤”大戰已經打響,并有全國開花之勢。
今夜,距離“兩票制”全國推行,不足7天;2018年,將有超過1萬家小藥商死去、轉型(配送)或“賣身”,而藥品流通“龍頭”之間的競爭,將從各自跑馬圈地的“春秋”,切入兵刃相接的“戰國”時代。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年初,國家試行版“兩票制”政策,提出“允許藥品流通企業異地建倉,在省域內跨地區使用本企業符合條件的藥品倉庫”。2018年,不排除 “異地建倉、多倉協同”政策,在正式版的“兩票制”實施意見中,擴展到省外、省域之間。
商務部流通秩序司在最近一份針對藥品流通行業的“運行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中指出,允許藥品流通企業跨省“異地建倉”,鼓勵多倉協同配送等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建立公平競爭的全國統一市場,進一步為藥品流通企業的跨區域經營掃清障礙。
備戰“兩票制” 瘋狂“買買買”
2017年,藥品流通領域最大的并購案,莫過于上藥花12億美金(包括5.57億美元現金,6億多美元的標的債務)100%拿下康德樂中國。
促成這樁收購案的原生動力,正是“兩票制”。
今年7月,康德樂打包出售中國業務時,就有消息人士稱,“兩票制”新政可能導致多數中國經銷商的利潤遭到壓縮,“這讓康德樂等業者感到憂心”。
第一輪出價,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的巨頭——國藥、華潤、上藥均有“舉牌”。無疑,瞄準的是,康德樂中國的核心資產——一大摞外企進口藥的中國區總經銷協議, 近15萬平米的藥品倉儲空間和全國30余家DTP藥房。
雖然,有數據顯示,康德樂中國年銷售額大概260億(美元),但年利潤僅在2億(美元)左右徘徊。
但是,國家“兩票制”意見(試行版)明確,境外藥品國內總代,可視為生產企業,不算一票。而大藥倉和遍布全國的DTP藥房,則是優良的有型資產。
在第二輪競價時,國藥、華潤先后退出,但上藥依然堅定,最終斥巨資拿下這個“巨人”,看重的,顯然不是眼前的利潤。
完全合并康德樂中國后,上海醫藥的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華潤醫藥,一躍成為中國藥品流通領域的“第二號人物”。獨角獸工作室創始人劉謙評價說,“對于流通前三強中唯一不是央企的上藥,這個強心針打得是時候!
但顯然,目前居于全國“第二”的華潤也絕不甘心把位置拱手相讓。
就在上海醫藥積極與康德樂洽談收購細節時,今年11月,華潤醫藥發布公告稱,與漢威華酉、漢威華德、華潤三九和華潤雙鶴,共同投資人民幣25億元成立基金,計劃用于未來的渠道投資,重點擴張藥品流通領域業務。
根據此前披露的華潤醫藥中期報告,至2017年6月底,通過并購,華潤醫藥相繼進入江西、海南、青海以及新疆市場,大大提升了全國性的區域覆蓋能力。
在藥品流通領域,“買、買、買”不僅是超級巨頭之間的游戲,更是區域型“龍頭”企業之間的較量。
瑞康醫藥,曾是山東省區域性的商業龍頭企業。不過,自從在自己上市公司名稱中拿掉“山東”二字開始,瑞康醫藥已放眼全國,快速“跑馬圈地”。過去兩年,已將全國186家醫藥、器械、檢驗等商業公司納入麾下,完成對全國約30個省級行政區域的覆蓋。
區域藥商“龍頭”,不乏實力雄厚,在“買買買”上頗具戰略眼光的上市企業。2016年底,柳州醫藥自出資1億元,聯手4家證券、投資企業,共同設立健康產業并購基金,并于2017年3月、8月,分別與桂林市第二醫院、柳州市中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拓醫藥物流延伸服務。
而安徽省食藥監總局局長徐恒秋在接受健識局專訪時介紹,“兩票制”在安徽實施一年后,省內外10家集團型企業在安徽進行兼并重組。
大浪淘沙 1.2萬瘦身“4+X”
小、散、亂,是中國藥品流通行業多年積弊。
去年10月29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當著中國醫藥企業家的面,公開喊出:全國不到2萬億的藥品市場,竟然有1.2萬家藥品批發企業,但80%的業務量,集中在前100家;(國家)鼓勵前100強“做大”;按照市場經濟法則,剩下的批發企業,不可能這么多,“因為它活不了”。
今年1月初,劍指藥品購銷領域亂象的國家“兩票制”實施意見應聲落地,多達1萬家中小藥商的“大清洗”開啟。
在率先落實“兩票制”的安徽,2017年,33家中小藥品批發企業,陸續申請歇業。
商務部流通秩序司最近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分析暨發展趨勢預測》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9894億元(含稅),其中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體規模的70.1%(5931億元),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
在前100強里,4家全國龍頭企業(中國醫藥集團、華潤醫藥商業集團、上海醫藥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主管業務收入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37.5%,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22家區域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20.3%,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
隨著實體和渠道并購不斷增強,藥品批發企業入圍全國前100強的“門檻”,從2016年上半年的5.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1億元。預計2017年下半年,這個“門檻”將進一步提高。
與2016年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排序相比,前二十位企業沒有變化,內部位序略有升降;前百位中,有8家新增企業。
商務部預測,未來幾年,在“兩票制”政策的驅動下,藥品流通市場的規范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強度不斷加大,形成并維持“4+X”的格局——中國醫藥集團、華潤醫藥商業集團、上海醫藥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4家全國性商業公司和以廣州醫藥、南京醫藥、華東醫藥、重慶醫藥、浙江英特、瑞康醫藥、柳州醫藥、鷺燕醫藥等為代表的若干家省級龍頭企業。
“兩票制”新政 為藥商并購打call
按照國務院醫改辦的規劃,2018年,“兩票制”必須全國推行。
臨近年底,各省在“兩票制”實施方案中,都強調藥品生產應選擇“網絡體系全、質量信譽好、配送能力強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作為醫療機構采購藥品的配送商,旗幟鮮明的為區域“龍頭”藥商和“巨頭”藥商打call。
政府的支持還遠不止于此。21日,國家“兩票制”規劃首個試點省份安徽印發《關于推動藥品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鼓勵具備藥品現代物流條件的藥品批發企業(集團)、藥品主營收入進入全國百強的藥品生產企業以及我省年納稅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藥品生產流通型企業(集團)通過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推動部分中小型藥品批發企業向專業配送、專業化經營模式轉型,與專業化經營無關的經營范圍,企業應主動申請注銷。”
據安徽省食藥監局統計,僅2017年1-10月,就有33家藥品批發企業因自身經營條件無法達到“兩票制”要求,陸續、主動申請歇業,全省藥品批發企業“多、小、散”的局面逐步轉變。
這33家,僅僅是2018年,中國1.2萬家藥品批發企業“大浪淘沙”局面的一個起點。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在4+X格局外,我國還有約1萬家中小型藥品批發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僅為0.332億元。
商務部印發的《藥品流通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也明確,我國將逐步構建以大型骨干企業為主體、中小型企業為配套補充的現代藥品流通網絡——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40%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達50%以上。
瑞康醫藥曾在資本層面這樣解釋自己過去兩年來的“買買買”行為: 在“兩票制”政策導向下,各醫藥商業企業均將加強對醫院等終端市場的開發,直銷業務模式將更多地為各醫藥商業企業所采用,公司將在各醫院、藥店等終端的開發和維護上,積極面對其他醫藥商業企業的競爭。
顯然,隨著2018年“兩票制”全國推行,行業洗牌加速,1萬家中小藥商,將成為藥品批發“巨頭”和“龍頭”們,布局渠道網絡“毛細血管”時,爭搶并購的對象。
四大藥商“巨頭”實力盤點
-
國藥控股
2017年前三季度。國藥控股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預計同上藥和華潤醫藥兩家規模的總和旗鼓相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目前,國藥控股直接客戶包括14231家醫院(僅指分級醫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級別的三級醫院1991家),小規模終端客戶(含基層醫療機構等)119931家,零售藥店79839家。據公開數據顯示,全國醫藥分銷物流網路包括4個樞紐物流中心、38個省級物流中心、185個地市級物流網點,24個零售物流網點,總網點數251個。
-
華潤醫藥
華潤醫藥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27億港幣,同比增長9.4%,公司市值已突破600億。2016年10月,華潤醫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根據招股說明,華潤醫藥募集資金中,約85億的資金更是用于制藥及分銷藥物業務的戰略收購。
截止目前,華潤醫藥完成在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四個空白省份的分銷業務布局,并通過加強省級平臺建設、滲透地市級市場,進一步強化區域領先優勢。截至目前,集團醫藥分銷網路已覆蓋至全國27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客戶中包括二、三級醫院4280家,基層醫療機構35865家,以及零售藥房19306家
-
上海醫藥
近兩年,上海醫藥的分銷業務規模位列全國前三,主營業務收入均保持著15%以上的增長。2017年上半年,上海醫藥實現585.21億元,同比增長9.64%。
在業務擴張方面,上海醫藥的分銷業務所覆蓋的醫療機構為25139家,三甲醫院133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586家,為了維護分銷業務的毛利率水平,進一步拓展醫院供應鏈創新服務,目前公司共托管醫院藥房129家。
-
九州通
作為中國醫藥流通企業前五強,九州通是唯一的民營企業。目前,九州通在全國省級行政區規劃投資了30個省級醫藥物流中心,同時向下延伸并設立了54家地市級分銷物流中心,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擁有911家零售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