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網上直報系統
  • 優秀品牌申報系統
  • 信用評價申報系統
  • 藥品信息共享云服務平臺
  • 政策法規
  • 入會程序
  • 在線學習平臺
  • 聯系我們
  • 協會公眾微信

  •       省級先進行業協會

    河南省制藥工業協會成立于1988年9月,是經省民政廳注冊登記的省屬社會組織。

    我會先后被省經貿委、河南日報社、省工經聯等單位以及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評為先進行業協會,協會有團體會員單位143個。 MORE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行業資訊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附件 4

    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

    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為落實十四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有關部署安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根據本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部署,現發布 2022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面向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科學問題前沿,提出并回答若干中醫藥關鍵科學問題,推動中醫藥理論體系創新發展,提升中醫藥原創理論對生命科學的貢獻度;立足我國人民健康的需求,聚焦威脅人類健康重大疾病難題,形成體現中醫藥優勢的診療方案、有效方藥和高水平證據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療效優勢特色,提升中醫藥防治疾病臨床價值;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中醫藥自身傳承發展瓶頸,以科技創新提升中醫標準化水平、傳承效率和服務能力,破解中醫自身發展難題;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突破制約中藥質量和產業化水平提升的關鍵技術瓶頸,助力人民群眾放心吃中藥,催生中醫藥產業新業態,支撐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使之成為具有獨特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

    2022 年度指南部署堅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和特點,圍繞 中醫原創理論系統化詮釋與創新,中醫藥經典與經驗傳承創新研究,中醫藥防治疾病臨床價值提升,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攻關”4 個技術方向,按照基礎前沿技術、共性關鍵技術、示范應用,擬啟動 17 個方向,擬安排國撥經費概算 3.84 億元。其中,圍繞基于多維信息采集與智能處理技術的中醫診療研究,擬平行部署 個青年科學家項目,每個項目 300 萬元,擬安排國撥經費概算 0.06 億元。

    項目統一按指南二級標題(如 1.1)的研究方向申報,申報項目的研究內容須覆蓋相應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項目實施周期一般為 年,為保證研究隊伍有效合作、提高效率,除特殊說明外,每個項目下設課題數不超過 個,項目參與單位總數不超過 10 家。

    指南中擬支持項目數為 1~2 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當出現申報項目評審結果前兩位評價相近、技術路線明顯不同的情況時,可同時支持這 個項目。個項目將采取分兩個階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階段完成后將對 個項目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并擇優支持。

    專項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項目名稱后有標注),每個項目不超過 300 萬元,支持青年科學家開展探索研究。青年科學家項目申報,可以按照方向要求,不受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限制。青年科學家項目不再下設課題,每個項目參與單位總數不超過 家。青年科學家項目負責人要求男性 38 周歲以下,女性 40 周歲以下。原則上團隊其他參與人員年齡要求同上。特殊情況需要突破課題數、單位數、年齡限制的,應說明具體理由。

    本專項所有涉及人體受試的科學研究,須尊重生命倫理準則,遵守《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等國家相關規定,嚴格遵循技術標準和倫理規范。涉及人類遺傳資源采集、保藏、利用、對外提供等,須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執行。涉及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要遵守國家實驗動物管理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有關規定,使用合格實驗動物,在合格設施內進行動物實驗,保證實驗過程合法,實驗結果真實、有效,并通過實驗動物福利和倫理審查。

    1.中醫原創理論系統化詮釋與創新

    1.1 中醫病機理論指導下的重大疾病認知及防治策略研究

    1.2 扶正類中藥功效與配伍的科學表征及機理研究

    1.3 體表經絡臟腑聯系的特征、途徑和調控機制

    1.4 腧穴效應規律及配伍機制

    1.5 中醫藥廣譜抗病毒異病同治的科學內涵研究

    2.中醫藥經典與經驗傳承創新研究

    2.1 道地藥材源流的本草考古研究

    2.2 少數民族醫藥的診療技術規范與臨床評價

    3.中醫藥防治疾病臨床價值提升

    3.1心腦血管病的中西醫結合防治關鍵技術及方案優化研究

    3.2代謝相關疾病的中西醫結合防治關鍵技術及方案優化研究

    3.3神經系統疑難病的中醫診療規律系統化研究

    4.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攻關

    4.1 中藥材生態種植單元技術優化集成及病蟲害綜合防控研究

    4.2“補氣”“活血中藥材大品種功效物質解析及深度研發

    4.3 兒童型中成藥改良創新關鍵技術研究

    4.4 基于系統生物學的中成藥臨床療效與安全性研究

    4.5 基于臨床的中藥安全風險發現、評價、控制策略及關鍵技術研究

    4.6 少數民族藥用資源綜合利用與開發

    4.7 基于多維信息采集與智能處理技術的中醫診療研究(平行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

    國科發資〔2022〕1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總要求,積極探索“揭榜掛帥”等科技管理改革舉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績效。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和組織管理相關要求,現將“綠色生物制造”等重點專項2022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組織申報工作流程
    1. 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項目可下設課題。項目應整體申報,須覆蓋相應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項目設1名負責人,每個課題設1名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可擔任其中1個課題的負責人。
    2. 整合優勢創新團隊,并積極吸納女性科研人員參與項目研發,聚焦指南任務,強化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典型應用示范各項任務間的統籌銜接,集中力量,聯合攻關。鼓勵有能力的女性科研人員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領銜擔綱承擔任務。
    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過程分為預申報、正式申報兩個環節,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填寫預申報書。項目申報單位根據指南相關申報要求,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http://service.most.gov.cn,以下簡稱“國科管系統”)填寫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項目預申報書,詳細說明申報項目的目標和指標,簡要說明創新思路、技術路線和研究基礎。從指南發布日到預申報書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預申報書應包括相關協議和承諾。項目牽頭申報單位應與所有參與單位簽署聯合申報協議,并明確協議簽署時間;項目牽頭申報單位、課題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及課題負責人須簽署誠信承諾書,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及所有參與單位要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等要求,加強對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杜絕夸大不實,甚至弄虛作假。
    預申報書須經相關單位推薦。各推薦單位加強對所推薦的項目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按時將推薦項目通過國科管系統統一報送。
    專業機構受理預申報書并組織首輪評審。為確保合理的競爭度,對于非定向申報的單個指南方向,若申報團隊數量不多于擬支持的項目數量,該指南方向不啟動后續項目評審立項程序,擇期重新研究發布指南。專業機構組織形式審查,并根據申報情況開展首輪評審工作。首輪評審不需要項目負責人進行答辯。根據專家的評審結果,遴選出3~4倍于擬立項數量的申報項目,進入答辯評審。對于未進入答辯評審的申報項目,及時將評審結果反饋項目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填寫正式申報書。對于通過首輪評審和直接進入答辯評審的項目申請,通過國科管系統填寫并提交項目正式申報書,正式申報書受理時間為30天。
    專業機構受理正式申報書并組織答辯評審。專業機構對進入答辯評審的項目申報書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答辯評審。申報項目的負責人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報告答辯。根據專家評議情況擇優立項。對于支持1~2項的指南方向,原則上只支持1項,如答辯評審結果前兩位的申報項目評價相近,且技術路線明顯不同,可同時立項支持,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結合過程管理開展關鍵節點考核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后續支持方式。
    二、組織申報的推薦單位
    1. 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主管部門;
    3. 原工業部門轉制成立的行業協會;
    4. 納入科技部試點范圍并且評估結果為A類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及納入科技部、財政部開展的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
    各推薦單位應在本單位職能和業務范圍內推薦,并對所推薦項目的真實性等負責。推薦單位名單在國科管系統上公開發布。
    三、申報資格要求
    1.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和參與單位應為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為2021年6月30日前,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國家機關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參與單位以及團隊成員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申報單位同一個項目只能通過單個推薦單位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
    2. 項目(課題)負責人須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項目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3. 項目(課題)負責人原則上應為該項目(課題)主體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實際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員。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包括行使科技計劃管理職能的其他人員)不得申報項目(課題)。
    4. 項目(課題)負責人限申報1個項目(課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項目(課題),課題負責人可參與申報項目(課題)。
    項目(課題)負責人、項目骨干的申報項目(課題)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研項目(課題)總數不得超過2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在研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干不得因申報新項目而退出在研項目;退出項目研發團隊后,在原項目執行期內原則上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項目任務書執行期(包括延期后的執行期)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不在限項范圍內。
    5. 參與重點專項實施方案或本年度項目指南編制的專家,原則上不能申報該重點專項項目(課題)。
    6. 受聘于內地單位的外籍科學家及港、澳、臺地區科學家可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內地聘用單位提供全職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職受聘人員須由雙方單位同時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為項目預申報材料一并提交。
    7. 申報項目受理后,原則上不能更改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8. 項目具體申報要求詳見各申報指南,有特殊規定的,從其規定。
    各申報單位在正式提交項目申報書前可利用國科管系統查詢相關科研人員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情況,避免重復申報。
    四、項目管理改革舉措
    1. 關于“揭榜掛帥”項目。為切實提升科研投入績效、強化重大創新成果的“實戰性”,重點研發計劃聚焦高質量發展亟需、應用導向鮮明、最終用戶明確的攻關任務,設立“揭榜掛帥”項目。突出最終用戶作用,實施簽訂“軍令狀”“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對揭榜單位無注冊時間要求,對揭榜團隊負責人無年齡、學歷和職稱要求,鼓勵有信心、有能力組織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的優勢團隊積極申報。明確榜單任務資助額度,簡化預算編制,經費管理探索實行“負面清單”。
    2. 關于青年科學家項目。為給青年科研人員創造更多機會組織實施國家目標導向的重大研發任務,重點研發計劃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根據領域和專項特點,采取專設青年科學家項目或項目下專設青年科學家課題等多種方式。青年科學家項目不下設課題,原則上不再組織預算評估,鼓勵青年科學家大膽探索更具創新性和顛覆性的新方法、新路徑,更好服務于專項總體目標的實現。
    3. 關于技術就緒度(TRL)管理。針對技術體系清晰、定量考核指標明確的相關任務方向,“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探索實行技術就緒度管理。申報指南中將明確技術就緒度要求,并在后續的評審立項、考核評估中納入技術就緒度指標,科學設定里程碑考核節點,嚴格把控項目實施進展和風險,確保成果高質量產出。
    4. 關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為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在部分重點專項指南中試點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要求由科研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牽頭申報。項目下不設課題,實行定額資助,原則上不再組織預算評估,在驗收時將對技術指標完成和成果應用情況進行同步考核。
    五、具體申報方式
    1. 網上填報。請各申報單位按要求通過國科管系統進行網上填報。專業機構將以網上填報的申報書作為后續形式審查、項目評審的依據。申報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電子掃描件上傳。確因疫情影響暫時無法提供的,請上傳依托單位出具的說明材料掃描件,專業機構可根據情況通知補交。
    項目申報單位網上填報預申報書的受理時間為:2022年5月23日8:00至6月23日16:00。進入答辯評審環節的申報項目,由申報單位按要求填報正式申報書,并通過國科管系統提交,具體時間和有關要求另行通知。
    2. 組織推薦。請各推薦單位于2022年6月27日16:00前通過國科管系統逐項確認推薦項目,并將加蓋推薦單位公章的推薦函以電子掃描件上傳。
    3. 技術咨詢電話及郵箱:
    010-58882999(中繼線),program@istic.ac.cn
    4. 業務咨詢電話:
    (1)“綠色生物制造”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166,010-88225167
    (2)“前沿生物技術”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179,010-88225178
    (3)“主動健康和人口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387236,010-88387156
    (4)“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195,010-88225189
    (5)“常見多發病防治研究”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068,010-88225156
    (6)“病原學與防疫技術體系研究”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387191
    (7)“生物與信息融合(BT與IT融合)”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057,010-88225137
    (8)“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136,010-88225138
    (9)“生育健康及婦女兒童健康保障”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387278
    (10)“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88225070,010-88225137
    (11)“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58884861
    (12)“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58884885
    (13)“社會治理與智慧社會科技支撐”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58884826
    (14)“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58884898
    (15)“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58884882
    請登錄系統,在“公開公示-申報指南(2022)”菜單欄中查看申報指南材料。

    科技部

    2022年4月29日

     
    上一條: 毛主席為何對中醫藥情有獨鐘?
    下一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創建示范活動管理辦法(試行)》

    誠信體系建設Read More

    加強行業自律,弘揚誠信文化,
    開展信用評價,促進信用建設。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河南羚銳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15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禹州市藥王制藥有限公司 201602211210026 2017-12-25 AAA
    3 河南仲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02211220026 2017-12-25 AAA
    4 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23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百年康鑫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240026 2017-12-25 AAA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白云山湯陰東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50221116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70026 2017-12-25 AAA
    3 河南省百泉制藥有限公司 201602211180026 2017-12-25 AAA
    4 河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 2015022111900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省濟源市濟世藥業有限公司 201502211200026 2017-12-25 AAA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洛陽君山制藥有限公司 20140221110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輔仁堂制藥有限公司 201402211110026 2017-12-25 AAA
    3 新鄉佐今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402211120026 2017-12-25 AAA
    4 河南省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300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 201402211140026 2017-12-25 AAA
     

           

    版權所有 河南省制藥工業協會官網    備案號:豫ICP備2021023951號

    99九九99九九九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