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網上直報系統
  • 優秀品牌申報系統
  • 信用評價申報系統
  • 藥品信息共享云服務平臺
  • 政策法規
  • 入會程序
  • 在線學習平臺
  • 聯系我們
  • 協會公眾微信

  •       省級先進行業協會

    河南省制藥工業協會成立于1988年9月,是經省民政廳注冊登記的省屬社會組織。

    我會先后被省經貿委、河南日報社、省工經聯等單位以及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評為先進行業協會,協會有團體會員單位143個。 MORE +
    中國創新藥交易的兩面,引入漸現前沿靶點、輸出成為出海路徑
     
    行業資訊
    中國創新藥交易的兩面,引入漸現前沿靶點、輸出成為出海路徑

    來源:藥融圈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為準;本文僅作醫療健康相關藥物介紹,非治療方案推薦(若涉及)。因水平有限,錯誤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時,歡迎留言指出。



    近日,國際醫藥巨頭禮來上海齊魯銳格醫藥研發有限公司達成一項超15億美元的合作。這已經是今年中國醫藥行業第三項超過15億美元的交易。據筆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底,已經看到157項生物醫藥方面的交易,遠超過2020年137項交易。其中,98個交易是license-in,23個交易為license-out。


    觀察中國創新藥物合作/交易的整體情況,不僅可以看到創新領域的活躍,在“買”與“賣”的具體情境中,也在體現引入的關注領域、企業選擇產品的眼光,以及檢驗向外輸出的創新成色與創新發展的狀態。





    引入趨勢:更多、更貴、更有亮點


    合作交易數量逐年增長,交易的金額也呈現同樣的趨勢。僅從海外授權引入來看,據研發客數據,2020年公布交易金額的53筆海外授權引進交易的交易總額達到了76.81億美元,其中31筆交易額(包括預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超過了1億美元,交易額超過3億美元的共有6筆。


    而今年公布了具體合作金額的海外引進交易,超過1億美元的達32個,超過3億美元的11個。項目越來越貴顯然是世界性的問題。


    其中,再鼎醫藥與MacroGenics合作開發四款雙特異性分子,總金額達14.25億美元,與Blueprint達成合作,獲得兩款新一代EGFR抑制劑大中華區權益,合作總金額近6億美元;翰森制藥與Silence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針對三個靶點的siRNA,合作總金額達13億美元。


    本土企業之間的授權交易也不在少數,目前已超過36項。不乏交易金額較高的,比如天境生物與濟川藥業達成近20億元交易;信諾維與云頂新耀的合作總額達5.49億美元;恒瑞醫藥與基石藥業針對抗CTLA-4單抗CS1002達成2億美元交易,與萬春醫藥針對普那布林達成13億元交易等。


    交易數量與交易金額的增長是“量”的變化,從質的角度來分析,一些較為前沿和創新的技術領域越發受到關注,海外引入的交易中包括雙抗、siRNA、mRNA疫苗、細胞治療、ADC等技術領域。


    比如,再鼎醫藥與MacroGenics合作開發4款基于CD3或CD47的雙特異性抗體分子,思路迪醫藥引入韓國Y-Biologic公司CD3xPD-1雙抗YBL-013、科望醫藥引入TRIGR Therapeutics VEGFxDLL4雙抗TR009(ES104)、華東醫藥引入Provention Bio公司CD32BxCD79B的人源化雙抗PRV-3279。而翰森制藥先后從Silence Therapeutics和OliX制藥引入四款siRNA產品。德琪醫藥引入LegoChem Biosciences一款ADC藥物;齊魯制藥引進靶向MUC1的ADC藥物PAb001-ADC。


    細胞治療熱度一直較高,在這一領域中企業已經開始關注到比較新興的方向,比如NK細胞療法。晨泰醫藥從Wugen公司引進了通用型記憶NK細胞和CAR-T細胞療法。百濟神州與Shoreline Biosciences合作,利用Shoreline的iPSCNK細胞技術共同開發異體NK細胞療法。NK細胞療法本身是通用型,且適用于實體瘤,囊括了細胞治療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兩個維度。





    爭議的引入模式前景幾何?


    縱觀這些引入交易,會發現license-in模式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趨勢,有不少公司在引入開發方面有較多布局,license-in成為這些公司構建產品線的方式之一。


    再鼎是動作最大的,今年已經啟動了7項交易,聯拓生物啟動了5項交易,而超過兩個交易的公司也有云頂新耀、冠科美博、北?党、優銳醫藥、思路迪醫藥、德琪醫藥、翰森醫藥等。


    事實上,國內早期一批很受關注的創新藥企,多通過引入開發迅速建立起產品管線,快速推動到商業化方向。再鼎就是其中相當成功、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入開發是創新藥行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途徑,這種加速創新的模式在生物科技公司和跨國藥企中都非常流行。


    不過,今年科創板否定一些新藥企業的上市申請,其中有部分企業主要采取“引入開發”模式。這讓業界對這一模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爭議和質疑。這種質疑可能并不針對license-in本身,更多有關企業如何運用這一模式,集中在對企業研發能力的擔憂。


    討論license-in模式的可行性,首要的關鍵因素是引入產品選擇、以及對產品管線是否有清晰的設計思路,這考驗的是企業團隊的眼光。除了考察產品本身的特性,引入的節點也很重要,通常進入臨床的產品已有數據,可以初步驗證產品的療效和安全性,引入產品如果可以很快在國外獲批,也會帶來很好的推動效應,加速受讓方對其臨床開發和商業化的進程。很多引入成功的案例均有這樣的特點。


    而在管線設計中,靶點或者適應癥領域是否契合公司的核心研發方向是企業考慮的要素,現在腫瘤免疫熱門,聯合治療成為腫瘤治療未來趨勢,因此,是否具備聯合開發潛力也成為了引入考慮的一大要素。


    良好的臨床推動能力同樣很重要,這是保證管線進度的重要能力,臨床方案的設計和后續的管理也決定產品推動的效率。


    另外,企業是否具備自主研發能力也很被看重。很多在引入方面受矚目的公司都在反復強調自身的自主開發能力,這些公司早開始布局自建管線方面的投入。再鼎在多個場合強調公司從創新1.0走向創新3.0,目標是外部合作+自主創新,根據其公開的信息,目前其管線中25個產品,有11個擁有全球權益。同樣以引入開發見長,成立時間較短的德琪醫藥,最近也公開表示未來以自主研發為核心,其管線中15款產品,8款為自研。





    哪些項目最受跨國藥企青睞?


    與license-in模式多有爭議不同,license-out一向被認為是創新走出國門,被國際認可的一種表現,尤其是與跨國大藥企的合作更加受到關注。


    在今年已發生的20余個license-out交易中,三項交易總金額超過15億美元,創下了國內license-out的一系列新記錄。其中,8月,榮昌生物授權Seagen ADC新藥維迪西妥單抗亞洲區外權益,交易總金額達到26億美元(預付款2億美元,里程碑24億美元);百濟神州授權諾華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權益,合作總金額達22億美元(預付款6.5億,注冊和銷售里程碑15.5億)。銳格醫藥與禮來達成的合作是針對GLP-1R靶點的專利許可,交易總金額達15.5億美元(預付款5000萬美元,里程碑15億美元)。


    license-out交易大多是已上市或臨床后期的產品,兩項最高記錄來自已上市產品,另外比較引人矚目的是銳格醫藥,這項高額交易針對的是尚在臨床前階段的備選專利。


    維迪西妥單抗今年6月剛剛在國內獲批治療至少接受過2種系統化療的HER2過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是國內首款上市的ADC產品,2個月后就授權出高價。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2019年上市,目前已經批準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cHL)、尿路上皮癌(UC)、非小細胞肺癌三個適應癥。


    替雷利珠單抗并不是PD-1的孤例。君實生物有兩項交易,特瑞普利單抗、JS006和JS018-1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授權給了Coherus BioSciences;特瑞普利單抗在中國部分適應癥的獨家推廣權授權給了阿斯利康,包括已獲批適應癥(黑色素瘤和鼻咽癌)在中國非核心市場的獨家推廣權以及后續將獲批上市的泌尿系統腫瘤(尿路上皮癌)的全國(包括核心市場和非核心市場)獨家推廣權,君實保留黑色素瘤和鼻咽癌在核心城市的權益。麗珠單抗也將其處于1期臨床的PD-1單抗授權給Bright Peak Therapeutics。


    這些授權的情況其實各有偏重,與跨國藥企的合作可以利用他們在全球從注冊、臨床到商業化的經驗,而君實與阿斯利康的合作更多關注在不同的商業渠道,同樣是最大化利用跨國藥企的資源,實現產品商業利益的最大化。獲得的高額資金也可以加速產品后續的開發或者企業未來的發展。


    百濟神州與榮昌顯然都有出海的需求,百濟神州的BTK抑制劑雖然已經在美國上市,也布局了海外團隊,但PD-1領域競爭格外激烈,跨國藥企的背書更有利于市場的拓展,這也可以讓百濟神州把重心和資源集中在更有競爭力的項目上。


    而跨國企業選擇與這些企業合作,獲得這些產品的授權,有看重腫瘤免疫聯合的潛力,也有看重與自主管線的配合,如Seagen本身以ADC藥物研發為主,與榮昌生物的合作,填補了其管線中HER2靶點的空白,維迪西妥單抗首選胃癌適應癥避開了乳腺癌這一競爭激烈領域,且公布的數據也比較亮眼。


    這回到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跨國藥企最為青睞、著重考量的依然是產品本身的創新性以及相應的療效數據等。


    在小分子的授權交易中也體現出同樣的邏輯。小分子license-out金額最高的是諾誠健華與Biogen達成的交易,諾誠健華將BTK抑制劑奧布替尼治療多發性硬化癥(MS)的全球權益授權給Biogen,諾誠健華保留了腫瘤的開發權利,總交易金額9.375億美元。奧布替尼在國內已獲批治療復發/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R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R/RSLL)、以及復發/難治套細胞淋巴瘤(R/RMCL)兩項適應癥,是國內第三款上市的BTK抑制劑。奧布替尼已經進入BTK市場規模最大的CLL適應癥,也有相當不錯的數據,是該領域里較被看好的玩家之一。在多發性硬化癥領域,奧布替尼已經推動到臨床II期。


    而筆者最為留意的還是一些新生力量,license-out的大軍中除了上述已具備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生物技術公司,銳格醫藥與禮來的合作,代表的是規模還比較小的生物技術公司獲得跨國藥企的青睞。這項總金額暫位列今年license-out第三位的交易中,不僅合作關注在更為早期階段,且GLP-1R靶點領域集中在腫瘤之外的大適應癥代謝病領域,GLP-1R激動劑是相對新型的糖尿病治療方案。這可以說是本土藥企license-out逐漸多元化,創新多元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體現。


    銳格醫藥成立僅3年,關注在腫瘤、自身免疫及代謝領域,其創始團隊有較深的制藥行業經驗和海歸背景,走的是國際化路線。


    對于本身深耕代謝病領域的禮來來說,與銳格醫藥的合作可以說是一次縱深布局;對于“年輕”的銳格來說,則是支持其加速發展的一個有力的認可。而據了解,二者的合作并不局限于GLP-1R靶點,后續還會展開一些深入聯合開發,這也體現出禮來對銳格醫藥研發能力和研發平臺的認可。





    <END>

     
    上一條: 關于做好河南省公立醫療機構聯盟第一批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
    下一條: 河南藥店將開售集采藥,包含這些常見藥

    誠信體系建設Read More

    加強行業自律,弘揚誠信文化,
    開展信用評價,促進信用建設。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河南羚銳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15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禹州市藥王制藥有限公司 201602211210026 2017-12-25 AAA
    3 河南仲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02211220026 2017-12-25 AAA
    4 上,F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23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百年康鑫藥業有限公司 201602211240026 2017-12-25 AAA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白云山湯陰東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50221116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天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70026 2017-12-25 AAA
    3 河南省百泉制藥有限公司 201602211180026 2017-12-25 AAA
    4 河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 2015022111900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省濟源市濟世藥業有限公司 201502211200026 2017-12-25 AAA
    序號 企業名稱 證書編號 有效期止 信用等級
    1 洛陽君山制藥有限公司 201402211100026 2017-12-25 AAA
    2 河南輔仁堂制藥有限公司 201402211110026 2017-12-25 AAA
    3 新鄉佐今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402211120026 2017-12-25 AAA
    4 河南省宛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502211130026 2017-12-25 AAA
    5 河南福森藥業有限公司 201402211140026 2017-12-25 AAA
     

           

    版權所有 河南省制藥工業協會官網    備案號:豫ICP備2021023951號

    99九九99九九九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