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截至發稿時,我國A股253家醫藥企業已經發布了三季度年報,其中化學制藥(含原料藥)企業76家、中成藥(含飲片)企業67家、醫療保健企業56家、生物制藥企業33家和醫藥商業21家。保持營業收入及凈利的持續增長是影響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熱情的最主要因素……
▍藥企營收增長情況比凈利增長情況樂觀
253家醫藥企業中,85%的藥企營業收入保持增長,但是凈利保持增長的不到75%。
從我國醫藥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成長性來看,超過85%的醫藥企業銷售收入保持了上升的趨勢:上升的企業有216家,營業收入出現下降的企業有37家。
營業收入增長速度絕大多數在0至50%之間,占到整個醫藥企業的75%,其中介于0至20%之間及20%至50%之間的企業接近平分。
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區間具體情況如下表:

(注:化學藥制藥包含化學制劑和化學原料藥,中成藥包含中成藥制劑和中藥飲片,下同,不再逐圖批注;公司分類根據通達信,數據來源于上市公司年報,數據供參考)
凈利是企業擴大生產再投入從而擴大市場規模的基礎保障,也是考核一個企業賺錢能力的最直觀指標。
我國醫藥企業凈利潤成長性來看總體企業數不如營收增長樂觀,僅有不到75%的醫藥企業凈利保持增長:凈利上升的企業有187家,凈利潤出現下降的企業有66家。
但是凈利快速增長(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遠遠超過了營業收入增速在該區間的企業數,主要原因在于不少企業屬于巨虧減虧或扭虧為盈的情形,增幅較大。
凈利潤增長速度區間具體情況如下表:

▍上市藥企五宗“最” 前20醫藥企業榜單
營業收入規模的大小是企業市場地位的重要體現,而凈利規模的大小是企業持續生存能力的根本體現,也是企業最重要的兩項基本營業指標,凈利率則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毛利率是企業主營產品基本賺錢能力的直觀體現,而銷售與管理費用則是企業銷售推廣花費能力的一個體現,在我國藥品銷售費用高企,甚至有個別企業在年報、半年報中會因此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質詢。
第一宗“最”:營業收入“規!弊畲蟮腡OP20藥企

第二宗“最”:凈利率“規模”最大的TOP20藥企

第三宗“最”:毛利率最高的前20藥企

第四宗“最”:銷售管理費用率最高的前20藥企

第五宗“最”:凈利率最高的前20藥企

附:
253家醫藥企業2017年前三季度依營業收入大小排序如下:









(注:依營業收入大小排序,供參考)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